中國工業設計產業存在哪些問題?

  • 作者: 來源:本站
  • 發表時間:2020-06-13 10:50:08
  • 點擊:0

 我國工業設計產業雖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在制造業的品種開發、原型培育、附加值提升以及制造流程優化等方面還存在若干突出問題。
   

(一)設計體系不完善,專業技術能力不強
    一方面,欠缺完備的工業設計技術體系。作為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業態,工業設計的知識管理與技能管理在我國制造企業中還處于較低水平,現代工業設計的流程與方法還未在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過程中得到廣泛運用,導致傳統制造企業試圖借助設計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時,往往難以有效培育、開發、整合和應用設計創新要素,消費市場中的設計需求無法有效導入產品的實際開發過程,工業設計總體還處于制造企業產品開發過程的“體外循環”。另一方面,缺少自主設計原型與生活方式模型研究的有效支撐。工業設計通過推進技術市場化、創造產品差異化、提升產品價值含量來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對于自主設計原型與生活方式模型的研發與儲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設計創新的質量與深度。由于我國制造企業尚未廣泛觸及產品價值內核層面的構建,造成大量企業的工業設計創新長期停留在產品外觀樣式或服務表現形式等較淺層面,欠缺設計原型與生活方式模型對于產品功能結構與體驗方式的深層次研發和創新,致使產品同質化的問題日趨嚴重。此外,設計領域的行業領軍企業與領軍人才總體上比較匱乏,我國缺少如蘋果、索尼等設計驅動型制造企業以及IBM、甲骨文等提供一體式創新解決方案的品牌服務型企業,也缺少如飛利浦•斯塔克、深澤直人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設計巨匠。
   

(二)企業應用意識不足
    一是大量國內制造企業長期以來形成了“引進——消化”的思維慣性,在產品設計環節產生了嚴重的模仿與抄襲依賴,工業設計始終未能真正納入產品研發的成本結構,尤其欠缺在品種開發、原型培育、用戶體驗、制造流程優化等深層次的研發與籌備,導致設計環節成為仿制和簡單改良的溫床。二是功能性消費形態下相對單一的技術指標及其營銷反饋成為普遍性的產品評價標準,企業管理者并未真正認識到在服務與體驗消費形態下設計創新對于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和創造新興消費市場的重要作用。
    (三)市場機制尚不健全
    一方面,工業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總體上還比較松散,現行的管理與評定辦法未能有效遏制設計模仿與抄襲現象。以外觀專利為例,盡管近年來我國外觀專利年均增長率超過30%,但由于專利條款設置上尚存在大量如僅限定產品造型細節的視覺性雷同數量等相對模糊的規則,使得設計抄襲、品牌模仿等現象因侵權成本過低而成為常態,造成企業的產品設計研發投入難以在市場運行中得到有效的保護與增值,嚴重削弱了這些企業進行設計創新的積極性,也使得大量與設計體驗密切相關的制造業領域往往陷入低質低價的惡性競爭之中。另一方面,工業設計的統計體系尚不成熟,很多地區尚未明確工業設計的統計分類,針對設計從業人員也缺少規范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導致其專業化上升空間嚴重受限,勞動報酬與相關行業相比處于較低水平,人才流失的現象嚴重。
   

(四)政策環境亟待改善
    盡管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重視工業設計對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但“技術驅動型制造企業”和“加工驅動型制造企業”仍普遍處于低附加值產品輸出的舊有模式,未能找到實施工業設計創新與品牌化發展的有效路徑,亟待加強針對設計技術體系與制造體系對接的政策部署。同時,由于工業設計屬于工業與文化交叉領域,多頭管理的問題比較突出,不同時期、階段的政策缺乏系統性與連續性。此外,對大量中小微制造企業而言,導入工業設計創新仍需要借助有效的公共服務平臺與金融平臺來降低研發成本,現有政策體系對此部署不足。